序号 | 课题名称 | 负责人 | 单位 | 合作者 |
1 | 东北黑壤微生物群体结构及其功能研究 | 田春杰 |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所 | 白 洋 |
2 | 株1S低育性转育起点温度位点的精细定位与应用 | 杨远柱 | 湖南亚华种亚科学研究院 | 曹晓风 |
3 | 利用Hi-C技术组装黍子基因组 | 刁现民 | 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陈明生 |
4 | 耐盐野生大豆耐盐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 来永才 |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耕作栽培研究所 | 陈受宜 |
5 | 水稻重组频率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功能研究 | 张 韬 | 扬州大学 | 程祝宽 |
6 | 高产早熟转基因小麦的创制 | 童红宁 | 中国农业科学研究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 储成才 |
7 | WOX调控叶片中-边极性建立的分子机理研究 | 徐 麟 |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 | 焦雨铃 |
8 | MMFC调控茉莉酸响应基因表达的分子机理 | 陈 谦 | 山东农业大学 | 李传友 |
9 | 水稻抗褐飞虱主效基因qBph31(t)的克隆 | 邱永福 | 广西大学 | 李家洋 |
10 | 水稻重要农艺形状基因的挖掘与分子育种 | 刘志霞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 | 林少扬 |
11 | 拟南芥天然免疫相关的E2-E3互作组的构建 | 毛东海 | 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 | 吕东平 |
12 | 水稻DNA甲基化修饰细胞异质性的进化机制研究 | 张 勇 |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 钱文峰 |
13 | 十字花科植物二半萜生物合成途径研究 | 王 勇 | 中科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王国栋 |
14 | 百脉根ITD3调控根瘤菌侵染的分子机制研究 | 谢 芳 | 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 | 谢 旗 |
15 | 辣椒组织培养、遗传转化和基因编辑体系的建立 | 张志明 | 山东农业大学 | 许 操 |
16 | 作物胁迫反应和农艺性状的调控机制研究 | 满为群 | 黑龙江省农科院大豆研究所 | 张劲松 |
17 | 抗猕猴桃溃疡病抗性基因的挖掘 | 李伟滔 | 四川农业大学 | 周俭民 |
18 | 水稻穗长QTL-qPL5的克隆 | 张昌泉 | 扬州大学 | 周奕华 |
19 | lncRNA在水稻NLR介导的稻瘟病抗性中的作用研究 | 李大勇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 | 朱立煌 |
20 | 通过密码子优化新策略创制高效抗虫转基因水稻 | 王 锋 | 福建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 朱 祯 |
21 | 水稻氮素高效利用的分子机理及育种应用 | 谢先芝 | 山东省水稻研究所 | 左建儒 |
22 | 拟南芥多梳蛋白复合体在油菜素内酯信号通路中的功能及其调控机理 | 李子聪 | 山东大学 | 姜丹华 |
23 | 几个水稻骨干亲本材料的测序分析 | 钦 鹏 | 四川农业大学 | 梁承志 |
24 | RirA介导大豆根瘤内铁营养不平衡分子机理 | 田长富 | 中国农业大学 | 任 勃 |
25 | 月季连续开花相关基因的筛选与其功能鉴定 | 刘青林 | 中国农业大学 | 方荣祥 |
26 | 大丽轮枝菌乙酰木聚糖酯酶转录因子VdXlnR的功能分析 | 黄家风 | 石河子大学 | 郭惠珊 |
27 | 转GhWLIM1a基因棉花新种质的培育 | 朱永红 | 山西省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 夏桂先 |
28 | 欧美杨细菌性溃疡病菌PhoB-PhoR双组分信号转导系统功能解析 | 李爱宁 | 北京林业大学 | 钱 韦 |
29 | 基因组编辑技术创制无絮杨树 | 杜 芳 | 北京林业大学 | 邱金龙 |
30 | 水稻OsDRP1E互作蛋白OsBTB1调控线粒体结构和功能的分子机制研究 | 杨秋颖 | 湖北大学 | 孔照胜 |
31 | 云南省烟草病害的生物防治 | 肖伟烈 | 云南大学 | 刘 俊 |
32 | 植物病原真菌致病因子的分离和功能鉴定 | 李 燕 | 四川农业大学 | 张 杰 |
33 | 水稻铵高效利用的基因克隆和作用机制研究 | 王春明 | 南京农业大学 | 叶 健 |
34 | 虫媒介体卵微生物反向病原学 | 白剑宇 | 新疆林科院经济林研究所 | 张莉莉 |
35 | 病原菌双组份系统调控脂蛋白的机理研究 | 唐晓艳 | 华南师范大学 | 贾燕涛 |
36 | miR444调控水稻微生物群的机制的研究 | 陈 艳 | 北京农学院 | 颜永胜 |